血糖仪在生活中监测患者血糖

时间:2023年12月19日 来源:

1.测试前的准备:检查试纸条贮存是否恰当;检查试纸条的有效期及条码是否符合;清洁血糖仪。

2.血糖检测时:用75%酒精擦拭采集部位,待干后进行皮肤穿刺;采集部位通常采用指尖、足跟两侧等末梢全血,水肿等部位不宜采集;皮肤穿刺后,弃去血珠,将第二滴血液置于试纸上指定区域;严格按照仪器制造商提供的操作说明书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检测;测定结果的记录包括被姓名、测定日期、时间、结果等;出现血糖异常结果时应当重复检测一次。

3.使用血糖仪的其它注意事项

(1)次使用时或使用新一瓶试纸时,怀疑血糖仪、试纸出现问题时或血糖仪摔跌后,须校准血糖仪。

(2)血糖仪测试区内不能有血渍、灰尘等污染物,宜用软布蘸清水轻轻擦拭,不用清洁剂或酒精等有机溶剂清洁血糖仪。

(3)测血糖前应检查血糖仪是否功能正常,电量是否充足;血糖试纸是否保存在1℃~40℃干燥阴凉的地方,在效期内是否干燥,有无裂缝和折痕等;要确保血糖仪上的号码(批号)与试纸号码(批号)一致。 测试前应该检查血糖仪的状态是否良好,必要时可对血糖仪进行校准。血糖仪在生活中监测患者血糖

血糖仪在生活中监测患者血糖,血糖仪

随着大家对于自身健康的关注和医学技术的发展,现在家用血糖仪越来越普及了。除了很多糖尿病患者,还有一些健身人士也会自备一个家用血糖仪来了解自身血糖状况。于是就会引发一个问题,家用血糖仪到底准不准?

可快速检测血糖的家用血糖仪属于医疗器械,符合国家医疗器械认证审核的有关规定才能正式上市销售,因此大家从正规渠道购买的血糖仪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是有保障的。某一款血糖仪在上市销售前,按照规定必须进行相关的对比检测,只有误差在一定范围之内的才能被批准上市销售。 血糖仪在生活中监测患者血糖血糖仪应该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,存放环境的相对湿度应该在 85% 以下。

血糖仪在生活中监测患者血糖,血糖仪

正确的采集血方法是选择左手无名指指尖两侧皮肤较薄处采集血,因为手指两侧血管丰富,而神经末梢分布较少。在这个部位采集血不仅不痛而且出血充分,不会因为出血量不足而影响结果。采集血前可将手臂下垂10~15秒,使指尖充血,待扎针后,用棉签拭去血珠,然后轻轻推压手指两侧血管至指前端三分之一处,让血慢慢溢出即可。

除此之外,在测量手指血糖时,不要用酒精擦拭手指。对于已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来说,快速血糖仪虽然快速,但是经过与临床对比,快速血糖仪测出的结果和大型仪器测出的结果有一定偏差,只能作为平常血糖值的参考。

平常只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远远不够,还要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,一般来说,每3个月监测一次。如果只监测血糖,而忽略了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,很难达到长期血糖控制的效果。

选购家用血糖仪需考虑的因素

01、血糖仪的准确性血糖仪的技术含量还是比较高的,所以一定要买正规厂家、品牌的产品。国际标准化组织针对血糖仪在2013年发布了ISO15197:2013标准,即《体外诊断检测系统——血糖监测系统通用技术要求》通常来说通过这个标准认证的产品在准确性上是没有问题的。

02、血糖仪的采集量前面说了血糖仪是通过对血液进行检测的,所以第一步是采集。对于经常监测血糖的人来说,当然是每次的取血量越少越好,而且取血量少的话,疼痛感也会小一些。

03、血糖仪的可操作性家用血糖仪在操作性上一定要简单,因为使用者一般都是中老年人,太复杂的话不但容易出错,而且也很难坚持长期监测。

04、血糖仪的耗材血糖仪本身并不贵,和打印机、剃须刀一样厂商主要靠后期的耗材赚钱。所以试纸的成本也要考虑进去。 血糖检测仪便携吗,重不重?

血糖仪在生活中监测患者血糖,血糖仪

糖友们在控制血糖的过程中,一定要注意控制****的波动幅度。但是传统的血糖监测方法只能监测几个时间点的血糖值,无法提供实时、持续、具体、完整的全天动态血糖信息,不容易发现那些异常的血糖波动,比如其他时间发生的高、血糖和无症状的低血糖,尤其是夜间睡眠状态下发生的低血糖。导致很多糖友即使各时间点(空腹、餐后2小时)监测到的血糖值是达标的,数值并不高,但实际上血糖高低起伏波动较大,容易导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或加重。新血糖仪使用前需要进行校准。血糖仪监测可以避开低血糖带来出虚汗

家用血糖仪到底准不准?血糖仪在生活中监测患者血糖

采集前,首先要注意清洁采集部位,用肥皂和温水将手清洗干净,,如果天气寒冷,取血前可将手浸泡于热水中10分钟,排除血液循环障碍,使手指血和静脉血一致。擦干以后,手臂自然下垂片刻(10-15秒),让采集部位(就是手指尖)充血。

采集部位通常采用指尖、指腹等末梢处,用75%医用消毒酒精对指尖进行消毒,禁用碘伏消毒。待酒精挥发后确保采集位置干燥,使用采集笔刺破指尖,轻柔挤压出血。

避免用力挤压出血,吸血要足量,以充满反应区为宜,过度挤压出血、吸血量不足会导致错误结果。 血糖仪在生活中监测患者血糖

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